1、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不逮也。
2、君子不以言举人,不以人废言。
3、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,则事不成;……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,言之必可行也。
4、君使臣以礼.臣事君以忠。
5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!
6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。"请问之。曰:"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。恭则不侮,宽则得众,信则人任焉,敏则有功,惠则足以使人。
7、祸福将至:善,必先知之;不善,必先知之。故至诚如神。
8、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
9、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!
10、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居是邦也,事其大夫之贤者,友其士之仁者。
11、子曰:子为政焉用杀?子欲善而民善矣。
12、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年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
1、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
2、为政以德,誓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
3、仕则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
4、为人谋而不忠乎,与朋友交而不信乎,传不习乎。
5、君子不器。
6、子曰:多闻,择其善者而从之;多见而识之。
7、子曰: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8、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
9、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!
10、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
11、有杀身以成仁。
12、君子有三戒: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;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;及其老也,血气既衰,戒之在得。
1、言必诚信,行必忠正。
2、朽木,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,不可圬也。于予与何诛?
3、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之不逮也。
4、子曰: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;上好义,则民莫敢不服:上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。
5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:择其善者而行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6、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
7、甚矣,吾衰也!久矣,吾不复梦见周公。
8、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乎。